以下是我学习时接触的命令,后续会慢慢添加
1.tty:查看终端类型
虚拟终端:/dev/tty#
伪终端:/dev/pts/#
控制台:/dev/console
串行终端:/dev/ttyS#
2.startx:启动图形界面
3.ifconfig:查看网卡信息
4.cd:进入用户主目录
cd ~:进入用户主目录
cd ~USERNAME:进入其他用户主目录
cd -:在前一个目录和当前目录来回切换
cd .:当前目录
cd ..:上一级目录
cd ../..:返回上两级目录
cd !$:把上一个命令的参数作为此cd的参数适用
5.history:命令历史记录
history N:显示最近N条,包括当前命令本身
history -c:清空命令历史
history -d offset:删除指定的偏移处的命令条目
!#:执行命令历史中第#条命令
!!:执行上一条命令
!string:执行命令历史中以string开头的命令
!$:调用上一条命令的最后的一个参数
按下ESC,在快速按下".":调用上一条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
6.获取命令帮助
内置命令(shell):help COMMAND
例:help history
外部命令:COMMAND --help
man COMMAND:查看命令手册
whatis COMMAND:查看指定命令在第几章节有帮助
手册的段落:
NAME:命令名称
DESCRIPTION:命令功能的详细描述
OPTIONS:所有选项
SYNOPSIS:使用格式
EXAMPLES:使用示例
FILES:与当前命令相关的配置文件
SEE ALSO:可参考的其它手册
帮助中的格式字串:
[]:可省略
<>:不可省略
|:二选一或多选一
...:同类内容可以出现多个
man的使用机制:
空格键:向文件尾部翻一屏
b:向文件首部翻一屏
回车键:向文件尾部翻一行
k:向文件首部翻一行
ctrl+d:向文件尾部翻半屏
ctrl+u:向文件首部翻半屏
字串搜索:
/keyword(关键词):从文件首部向尾部搜索
?keyword(关键词):从文件尾部向首部搜索
n:显示找到的下一个
N:显示找到的上一个
退出:q
7.shutdown:关机,该命令只能超级用户使用,普通用户无效
shutdown -h now:立刻关闭系统
-c:当执行关机或重启时,这条命令可以终止此操作
-f:重新启动时,不执行fsck(检查文件系统程序)
-F:重新启动时,执行fsck
-r:关机之后自动重启
8.date:时间和日期
date:显示当前时间
+%s:时间戳计时法,从unix元年(1970-01-01 00:00:00)到此刻所经过的秒数
+%F:显示当前的年月,显示格式为{YY-mm-dd}
+%D:显示当前的年月,显示格式为{mm/dd/YY}
+%T:显示当前的时间,显示格式为{HH:MM:SS}
+%Y:显示当前的年份,显示格式为{Y}
+%m:显示当前的月份,显示格式为{m}
+%d:显示当前的日数,显示格式为{d}
+%H:显示当前的小时,显示格式为{H}
+%M:显示当前的分钟,显示格式为{M}
+%S:显示当前的秒钟,显示格式为{S}
9.who:查看登陆当前系统的所有用户
10.whoami:当前终端上登陆的用户
11.which:显示指定命令的完整路径
例:#which ifconfig
/sbin/ifconfig
12.file:显示文件内容的类型
例:#file /etc/issue
issue: ASCII text 告诉这个文件是text格式的文件
13.mkdir:创建目录
-p:当指定的目标文件的父目录不存在时,则先创建父目录
-v:为创建的每个目录打印一条消息(创建目录的提示信息)
14.rmdir:删除目录或文件
-p:删除单传目录中的各目录
例:#rmdir -p a/b/c 如果c目录下还有一个目录d,执行此命令会提示,该目录不为空,在d目录下保证没有东西的时候,必须使用rmdir -p a/b/c/d;如果c目录下有一个文件1.txt,执行rmdir -p a/b/c/1.txt会提示,该文件不是一个目录,无法删除。
-f:强制删除,不管当前目录下有什么,此命令会强制删除,所以要慎用。
15.ls
-l:长格式显示文件的详细属性
drwxr-xr-x 2 root root 4096 Jul 1 21:29 Desktop
第一位:文件类型
后9位:权限,mode,3位一组,表示属主、属组、其它
2:表示此文件被硬链接的次数
root root:表示文件的属主、属组
4096:表示此文件的大小,单位是字节
-h:可以把文件换算成KB大小
后面表示文件最后一次被修改的时间,在后面是文件名
-a:显示所有文件
-d:显示目录本身
-r:逆序显示
-R:递归显示,显示目录中的内容
16.stat:显示文件的元数据
例: File: `ky'
Size: 4096 Blocks: 8 IO Block: 4096 directory
Device: fd00h/64768dInode: 524372 Links: 4
Access: (0700/drwx------) Uid: ( 500/ ky) Gid: ( 500/ ky)
Access: 2014-07-04 16:04:39.720991067 +0800
Modify: 2014-07-05 00:26:48.337000692 +0800
Change: 2014-07-05 00:26:48.337000692 +0800
file:文件的名称;size:文件的大小;blocks:文件占用的块个数;io block:文件系统块大小
directory:文件类型是目录;device:文件存放的设备
inode:inode的编号,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对应的inode,里面包含了一些与该文件相对应的信息;links:硬链接的次数
access:访问时间;modify:修改时间;change:状态改变时间
17.cat:连接并显示文件内容
-E:显示行结束符
-n:显示行号
18.tac:逆序显示文件内容
19.head:-n查看文件首部前n行
20.tail:-n查看文件尾部后n行
21.alias:定义别名
例:#alias ky=clear
这时查看alias,里面存在一条alias ky='clear'这一条别名记录,这时在命令行输入ky就可以起到清屏的作用了,但是,其作用范围只对当前回话窗口有效。
22.wc:为每个文件打印字节数、单词、打印新行
-l:显示行数
-w:显示单词个数
-c:显示字节数
23.cut:剪切数据至标准输出
-d:指定分隔符
-f:指定要显示的字段
-c:指定第几字节
24.sort:排序
-f:忽略字符大小写
-t:指定分隔符
-k:指定分隔符之后要进行排序比较的字段
-n:以数值大小进行排序
-u:排序后去除重复的
25.useradd:新建用户
-u:指定uid(属主)
-g:指定gid(属组)
-G:指定附加组
-c:添加注释信息
-d:指定用户的家目录
-s:指定用户的shell 此处shell必须是/etc/shells文件中的shell
26.groupadd:创建组
-g:指定组的gid
27.passwd:修改密码
例:#passwd ky 修改ky这个用户的密码,然后输入两次密码
-l:锁定指定用户
-u:解锁指定用户
28.userdel:删除指定用户
-r:删除用户指定及家目录
29.groupdel:删除组
30.usermod:修改用户账号
-u:修改uid
-g:修改gid
-G:修改附加组。注意:修改附加组时,会把这个用户在别的组里全部清除,所以要跟-a一起使用,代表追加附加组
-c:修改注释信息
-d:修改用户家目录。配合-m使用,代表移动用户家目录时,会把原来用户里的原有文件全部移过来
-s:修改shell
-l:修改用户名
31.chsh:修改和查看当前用户的shell
-l:查看/etc/shells的所有shell
-s:修改当前用户的shell,重启有效
32.chfn:更改用户下备注信息,填写备注信息直接输入chfn回车就行,更改时需要参数,查看备注信息用finger
-f:真实姓名
-h:家用电话
-o:办公地址
-p:办公电话
33.groupmod:修改组信息
-g:修改gid
-n:修改组名称
gpasswd给组设定密码
34.chmod:修改权限
操作指定类别使用者的权限:
chomod u=r 修改属主为可读
g=r 修改属组为可读
o=r 修改其它为可读
-R:递归,递归给其文件下的所有子文件相同的权限
35.chown:修改文件属主、属组
-R:处理指定目录及其子目录下所有文件
-v:显示详细的处理信息
例:#chown -Rv ky:ky /home/ky3
改变目录ky3的属主和属组为ky